影响胶粘及其强度的因素
上述胶接理论考虑的基本点都与粘料的分子结构和被粘物的表面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有关。从胶接体系破坏实验表明,植物胶粘剂,胶接破坏时也现四种不同情况:
1.界面破坏:胶粘剂层全部与粘体表面分开(胶粘界面完整脱离);
2.内聚力破坏:破坏发生在胶粘剂或被粘体本身,动物胶粘剂,而不在胶粘界面间;
3.混合破坏:被粘物和胶粘剂层本身都有部分破坏或这两者中只有其一。
1环氧树脂胶粘剂
环氧树脂胶粘剂中的有害物质是芳香胺、二甲基丙胺、顺酐、十二烯基丁二酸酐等固化剂;磷酸**酚酯、DBP、DOP等增塑剂; 501、690、丁二烯双环氧、环氧化苯乙烯、乙烯基环己烯双环氧(YJ一132)、煤焦油等稀释剂;石英粉、石棉粉、三氧化二铬、铬酸锌、氧化铍等填料。690稀释剂对皮肤有强烈过敏中毒作用。丁二烯双环氧毒性较强。乙烯基环己烯双环氧对皮肤有刺激性,混合型胶粘剂,还能使白鼠产生肉瘤。煤焦油对环境和人体都有较大危害。1998年发现广州一些石英粉厂,胶粘剂,工作了两年的工人就得了矽肺病,有的只干半年便觉体力大为下降。据资料报道,矽肺的潜伏期为15年。